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

  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基本目标是:2001年秋季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02年秋季★★,乡镇所在地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工作目标和步骤★★。

  加强小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目前,要重点搞好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和辅导教师的培训工作★,以解决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急迫需要。可开展转岗培训★,对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在职小学教师★,通过培训合格后,可转岗从事英语教学或兼职承担英语教学辅导工作★★★。各级师范院校、教师进修院校、中小学教研室要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划和指导下对在职小学教师进行培训★。

  在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工作中,要保护和支持日语和俄语等其他语种的外语教学★。鼓励以其他语种作为主要外语课程的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积极支持双外语等教学实验活动。

  小学英语教材应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语感;要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培养他们对异国文化的正确态度。教材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做事情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世界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应尽量采用多种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录音机、VCD机、广播、电视★、网络等设备和技术,创设良好语言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

  为了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思想★★,教育部决定,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现就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提出如下意见。

  小学英语教学要依据《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引导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防止和纠正以教授语音和语法等语言知识为主的做法,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小学英语的评价应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不允许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排队★,并以此作为各种评比和选拔的依据。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短课时★★、高频率的原则,学校可通过长短课结合,课内外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教学活动。要保证每周至少四次教学活动★★,学校可根据具体条件,灵活安排。开设英语课程的小学★★,从三年级起,语文课减少一课时★★,其余英语教学活动时间,由地方课时中解决。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重要性,加强领导★,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讲求实效,稳步推进★★★。有条件的地区要为小学接收英语课程节目,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别是解决有线电视的接收,配备电视机、录像机和录音机等必要的设备。其他地区要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和校校通工程★。

  三、四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评价基本不采用书面测试方式★,应采用与平时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与学生交流等方式评价学生。五、六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考试可采用口笔试结合的方式。口试要考查学生实际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考查要贴近学生生活。笔试主要考查听和读的技能★★。

  目前对小学英语教学共提出两个级别的要求★★★,一级为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要求,二级为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超过二级的要求★,有困难的地区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依据★。

  小学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发展初步的读写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各地要有计划地建立若干示范班、示范校和示范区★★,开展教学改革实验,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为当地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发挥示范作用★。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小学英语的教学方式★★★。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充分利用远距离教学手段和英语教学音像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师条件较好的城市或地区,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利用英语音像媒体★★★。英语师资条件暂不具备的地区,要积极利用英语电视节目★★★、录像带、光盘和录音带等资源,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开展教学活动。

  终结性评价可采用等级制或达标的方法记成绩,不用百分制。不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排队并以此作为各种评比或选拔的依据。

  注:小学英语的话题范围包括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近年来,小学开设英语的地区日益增加,规模迅速扩大。教学实验项目的开展为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提供了经验和基础★。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21世纪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起,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为指导全国小学英语教学,特制订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作为小学英语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审查和选用的主要依据。

  加强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的科学研究。我部将建立全国小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国的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各级教研部门要配备专职的小学英语教研员★★,积极组织小学英语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2、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词汇以话题范围为主★★,总量控制在600-700单词。本教学要求对词汇不作具体规定★★。

  依据本地区实际★★★,对小学英语教师的配备标准、教学工作量★★、职务聘任和工资待遇等做出合理规定。为吸引优秀小学英语教师,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鼓励政策。鼓励非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到小学任教★★★。

  从2001年上半年开始★,中国教育电视台将播放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系列节目★★★,以提高教师英语教学能力,并制作部分小学英语电视教学节目★★★,2001年秋季开学起定时和滚动播放,同时提供相应的音像媒体★★★,供小学组织英语教学选用★★。

  加强各级各类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建设★,努力扩大和提高师范院校培养小学师资的规模和能力。要继续办好中等外语师范学校★★★。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中等师范学校举办英语专业班。中等师范学校要开设英语必修课★。有条件的中等师范学校可改建为中等外语师范学校★。

  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为三年级★。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保证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学活动★。三★★★、四年级以短课时为主★;五、六级长短课时结合,长课时不低于两课时。

  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不讲解语法概念。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

  鉴于目前国内已有相当数量的小学英语教材★★,当前★★,解决小学英语教材的需求主要是按照《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组织对现有教材的审查★★★,规范管理★★★。审查通过的教材将列入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2002年秋季开始,未列入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小学英语教材将停止使用。新编小学英语教材须报我部立项核准。鼓励研制开发高质量的英语教学软件★。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